用一年时间将二本也考不上的孩子送进世界名校,凭啥呢?
用一年时间将二本也考不上的孩子送进世界名校,可能吗?
日前,在上海科桥学院的开放式活动区,校长沈星坐在“爸爸真棒”记者对面,神态舒展。2018年录取到现在已完全尘埃落定,科桥第一届12名毕业生全部去到英国G5(G5是英国最好5所大学的合称,包括牛津、剑桥、帝国理工学院、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)。
▲科桥录取情况
成立仅一年的科桥算是创下了一个奇迹,这个奇迹不仅在于录取结果,还在于它把什么基础的孩子送进了G5。
科桥第一届十几个孩子,有念国际学校成绩拿U的(相当于不及格);有高考失利的;有公立学校在读,眼看考不进二本的……这些换个环境就会被标记为“学渣”的孩子,在沈星眼里,都是“被耽误了的”好学生。
“怎么就是被耽误了?”记者问。
“这些孩子不是不能学,而是学习的信心被摧毁了。”沈星说。而这样的孩子,往往是一所传统学校里沉默的大多数。
这一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?带着疑问,“爸爸真棒”采访了几名科桥的学校和老师。
▲科桥学院
高中阶段,孩子是如何被耽误的小A就是一个典型的“被耽误的”孩子。
她学习能力不错,语文是她最爱的一门课,每次作文都能被老师拿来做范文全班朗读。但小A的问题是偏科严重,如果她不喜欢哪个老师,那门课成绩就会特别差。
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而放弃一门课,这可能是高中生中最容易发生的学业事故:成绩越差,越有挫败感,越不喜欢任课老师,成绩越发差,最终成了无法弥补的恶性循环。
小A在这种循环中,眼看升学前景堪忧。在同学推荐下,她从公立学校转入科桥学院。在进入科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沈星和科桥老师花最大力气做的事是,重建小A学习的信心。
重建孩子的学习信心实际上是一件特别耗心力的事,就像练武功内外兼修,老师必须立体式地给孩子反馈与引领。
▲接待区
内外兼修之课业是硬功
课业是硬功,相对来说反而是“外家功夫”。科桥的做法是一点点帮学生找出知识点的坑,然后一个坑一个坑地填平它。
这件事说起来容易,难点在于,学生只知道自己考试失败,却很难分辨“自己不知道”什么。
创办可汗学院的萨尔曼·可汗在其教育名著《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》中,花了半本书的篇幅谈论传统教育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点的问题。以考试的方式评估学习,学校只能掌握一种模糊状态,比如全班60%学生拿到B,这能说明学生都学会了吗?但传统学校不会在意这个,中美都是如此。以这样的方式滚动下去,中式应试教育将自己演变成一个优胜劣汰的“竞技场”,而美式宽松的公立教育则演变成降低学术要求的“放养场”。
夯实基础知识点,这是萨尔曼·可汗创立可汗学院的初衷,也是科桥学院感觉学生被耽误的地方。
像小A这样的学生,如果遇到懂得学习规律的老师,负责任地摸底、查漏补缺地修复好知识点,成绩提高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。
▲教室
内外兼修之自驱力是内功
课业之外都是“内功”,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驱力。所有老师的努力,最后能起到作用,都得靠孩子想学、愿意学。
沈星说:
高中阶段自驱力可能比之前两个学段都更重要,沈星向我们总结了高中这一学段的特性:
第一,家长基本退场,高中拼的是孩子自己的主动学习。
在小学到初中阶段,我们还能说家长能帮助孩子做学业规划,但到了高中,学术深度决定了家长不可能继续跟进;
第二,高中孩子的双重挑战,除了学业,还有青春期问题。
高中阶段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时期,如果老师摆出权威姿态,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。
第三,推进学业,必须尊重孩子的社交时间。
社交对高中生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,如果影响了学习,家长和学校要有能力均衡安排,而不是禁止孩子的社交活动。
▲校区环境
所以激发孩子的自驱力,科桥在学业之外,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是,他们必须首先改变学生的“角色感”:他们不是带着家长和学校的KPI负重前行,而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向学校和家长寻求资源与指导。
沈星说,科桥的老师会跟孩子谈心,对孩子情绪的观察细致入微,甚至能先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。有时晚上11点学生突然跟老师“谈人生、谈理想”,老师都会认真回复,给出中肯意见。在活动和学业冲突的时候,老师也会跟学生一起讨论时间的合理安排。
还是拿小A来说,到了科桥之后,她最愿意下功夫的学科竟然是物理。物理这门课是校长沈星亲自去教的。
每次物理出成绩,老师都会觉得小A进步很大,小A自己却仍不满意,“不想让沈老师失望”;而另一方面,科桥的老师会跟她一起做好专业规划,找到自己想考的学校和专业,小A突然发现自己“拼”起来一点也不比原先公立学校里那些学霸同学差,她的大考中预估成绩几乎为全A*。
▲教室
看起来“毫不费力”的结果
出自10年的精耕细作
一直以来我们对A-Level课程有种误解,因为英国大学更看重成绩,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用一套系统评估综合素质,所以A-Level课程总让我们感觉,它“支持”学生偏科,好像很容易速成,“毫不费力”进入世界名校。
可是世上哪里有什么“毫不费力”的事情!当沈星把科桥一年来对学生的投入掰开来向我们介绍时,我们的感觉是震惊的。
科桥之所以能带领学生成功,主要有这样三方面原因:
首先,是学业上的精细化管理;
第二,教师的严选;
第三,熟悉国际课程规则。
▲科桥学院PRE课表
学业上的精细化管理
高中孩子的学术升级,必然绕不过的两个字,就是应试。作为一所国际高中校长,沈星并不避讳谈“应试”这两个字。在我们谈及国际教育强调孩子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时,沈星说了一句话,让我感觉茅塞顿开:
“通识教育要放在小学和初中,高中就是要出成绩。”沈星说。当学业走到类似一个项目完结的时期,成绩与升学结果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,除了极少数真正的学霸,到了高中还希望孩子能一边快乐一边成功的家长,基本都在带孩子走弯路。
科桥的学业安排有这样一些细节:
从入学开始,科桥每周有两次模拟考试,帮学生摸底、排查知识点掌握的情况。“很多国际课程学校一学期都没一次考试,这是对学生好吗?实际的情况往往是,学生自己和任课老师都不知道学生到底掌握程度如何。”沈星说。
科桥的学生有寄宿的也有走读的,早上8点开始上课,晚上6点半开始晚自习,学生必到。晚自习由学科老师进课堂,答疑、讲题,帮每个学生完善一天中掌握薄弱的部分。
错题集我们都懂的,但很少有国际课程学校会专门指导学生做错题集,其实从自己的错题中发现掌握不牢靠的地方,是最有效的巩固与学习。“不求甚解的刷题没用的,我们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策略解决一道题,能真正掌握其中的概念与方法。”沈星说。
▲自编习题册
这些方法的确看起来很眼熟,沈星说,他们的确借用了公立学校管理学生的办法,因为公立学校在这方面做得的确是好,一步步帮学生建立起学习习惯,直到学生会自主学习。
“机械地应试刷题、以考试的方式淘汰学生,是体制内教育的一些弊端,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弊端全然否定传统教育在管理上的经验。”沈星说。
一个大招:学业奖学金
除了学业上的这些精细管理之外,科桥还有一个让我们出乎意料的大招,那就是奖学金。很多高中都会给优秀学生发奖学金,但科桥的奖学金是这样的:
奖学金分成三个级别,分别是2万、5万和10万。其中:
拿到2A*+2A和3 A+3A的学生即能获得2万奖学金;
拿到3A*+1A和4A*+2A的学生即能获得5万奖学金;
拿到4门全A*和6门全A*的学生即能获得10万奖学金。
“真有学生能拿到10万?”“有啊!”
“所以学霸是可以挣钱的?!”“对啊!”
老师的严选
这样的学业管理其实很考验师资实力,但这可能也是科桥特别有壁垒,让同类学校无法做到的地方,那就是它有一个师资的预备池。
在这里必须介绍科桥背后的一个机构,学通。学通是一所国际课程私塾学校,在国际化教育家长圈中口碑特别好。沈星也是学通的创始人之一,他们从2008年开始给学生补习国际课程,专研日久,学通的创始团队想,明明他们更懂国际教育,是否能在学业课程之外,从一个小而精的学校开始,影响中国教育的生态。
这个愿望,也就成了科桥学院的初心。
沈星一直说科桥是个特别有情怀的学校,因为学通像一块高端处理器,将最经得住验证的师资、经验和资源输送给科桥。
科桥的老师100%都是重点大学硕士毕业,70%是海归,30%是博士,每位老师在A-Level教学方面至少5年以上经验,“师资跟沪上四大金刚相比毫不逊色!”沈星说,他自己就是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出身。
▲学通国际教育
科桥选老师的模式大致是这样的,先通过学通的聘用,让本来背景资优的老师在教学中迅速熟悉国际课程,了解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普遍问题,这中间特别出色的老师,则会去科桥出任学科老师。
“在学通当一年学科老师,攒出来对学生和课程方面的经验,可能其他学校老师要3年才能完成这样一个轮回。”科桥学院招生部的米老师说。
沈星说:“我们选老师有这样3条标准。”
1有很强的学术能力
2有责任心
3沟通能力强,对学生有同理心
这三条,少了哪一条都不是沈星心中的“好老师”,而这样选出来的老师,还有两条很难得的加持意义,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科桥学院的文化特色。
▲学校管理团队
一是真正优秀的、有责任感的老师,实际上都会有很积极正面的人格示范力量。这对高中阶段的孩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,以人格魅力引领孩子,常常有事半功倍的作用。
我问沈星,有没有学生以老师为偶像的?沈星还未作答,一位兼管学生工作,名叫Alice的老师笑着说,“那太多了,很多学生都会因为老师学识渊博,要去申请和老师同样的国外名校。”
二是在科研能力上的指导。这层意义一方面是科桥有能力帮学生对接科研资源,但更重要的意义是,“我到读博士的时候才真正理解‘科研’的内涵,我希望科桥的学生从高中就真正能明白。”这一点是沈星反复强调的教育情怀。
▲实验室
这其实还是一个为何而学的问题。越来越多中国孩子读研究生,读博士,是因为成绩够了,好像足以升入更高一级的学历阶段,然后层层进深。但为什么要在这个专业方向上进深?做科研是为了什么?很多学生可能到博士毕业也很难说的清楚,更别说找到自己的专业“热爱”。
所以,虽然科桥在学业管理上的形式看起来很“公立”,但老师向学生讲解学科的时候,却是要把学术放在实际问题中,旁征博引、继往开来地讲给学生听。这样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上,也会对学术有一些真实的了解,预先评估是不是真的合乎自己的兴趣,而不是“哪门学科看起来对成绩要求低选哪个”。
还有个有趣的细节,权作佐证科桥学校的“理想主义”。因为学通和科桥关系,记者很好奇科桥会不会推荐学生去学通补习。沈星和米老师都露出一副很困惑的表情,“为什么去学通补课?科桥是最好的老师啊!”他们希望进入科桥的学生,最终能戒掉补习的“瘾”,用校内时间安排好自己的学业任务。
▲教室
熟悉国际课程规则
对考试做了顶层设计
因为多年积累熟悉国际课程的规则,科桥在对A-Level考试方面的设计,也很有独到之处。
这对于多数家长来说有点不好理解。先简单扫盲下背景知识:
中国高考是由教育部直接监管的,但国际课程一般都由独立考试局来主持。比如IB由国际文凭组织IBO主持考试,AP由美国大学委员会(CB)主持考试,A-Level比较特殊,在英国本土有多个个考试局,我们熟知的有剑桥CIE、牛津AQA和Edexcel等。
中国大多数A-Level学校都是考剑桥CIE考试局的考试,也有少部分学校采用Edexcel、AQA的考试,但科桥采取的办法是,多种考试局相结合,哪家考试局的考试更容易考出优势,就用最好的成绩来拼分。
▲AQA官方授权证书
▲EDEXCEL官方授权证书
“英国大学会认可这样的拼分吗?”记者问。
“英国本土学校的学生都是这样拼分的。中国学校一直没有这样做,是因为任课老师没有实力既教CIE,又教Edexcel的教材,科桥实际上在教材选用和教学上,就有了一个取长补短的融合。”米老师说。
“花费这样多的心力去打造科桥,你们心中的对标模式是什么?”记者问沈星校长。
“要说对标,那大概是美国私立学校那种类型的学校,真正适合中国孩子的那种精致而独立的学校。”沈星说。科桥计划一个校区不超过150人,算下来每个班不超过20人。在科桥学校的官方微信上,优秀学生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“科桥小传”,正在连载中,行文风格之细腻,也是能看见老师的用心之处。
▲公共区
▲科桥校园开放日
▲室内环境
▲校区环境
▲自编习题册
▲学术校长沈星
“爸爸真棒”独家探校之上海科桥
2018年预计招生人数
学费:138000元/年
招生考试
● Pre(10年级)
● AS(11年级)
高中部生源分布
2基本信息
3住宿
4高中部情况
5升学(若有)
83.3%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FjWiU-xNvPRHMYsTahqjg
6学校特色和设施▲校园环境
▲运动设施
▲室内环境
点击以下学校名,观看"爸爸真棒"更多学校采访精选:
上海 【上海美国学校】【包玉刚】【包玉刚(松江)】【包玉刚(虹桥)】【康德】【德闳】【复旦五浦汇】【世外】【青浦世外】【平和】【平和青浦】【协和】【星河湾】【耀华(古北)】【耀华(临港)】【领科】【上外西外】【光华剑桥】【光华浦东】【万科双语】【浦东万科】【赫德】【上师大附二外】【常青藤】【华师双语】【宏文】【筑桥】【惠立】
浙江 【杭外】
“爸爸真棒·国际化教育交流群”持续发布
上海、北京等地国际化学校第一手资讯
↓↓↓欢迎添加小助手入群↓↓↓
▼▼▼收藏“真榜小程序”,见京沪所有国际化学校排名及最详细数据库: